慢性血吸虫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肝脾肿大、腹水、消化道出血、生长发育障碍、门静脉高压等症状。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常见肝脏和脾脏肿大,主要由虫卵沉积在肝脏门静脉系统引发肉芽肿性炎症和纤维化所致。肝脏质地变硬,表面可触及结节,脾脏因门静脉高压继发性增大。早期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异常。
门静脉高压导致腹腔内液体渗出形成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多为漏出液,蛋白质含量较低。长期腹水可能诱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通过利尿剂和限盐饮食控制。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慢性血吸虫病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与门静脉压力相关,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内镜检查可见明显静脉曲张,需进行套扎或硬化剂治疗。
儿童期感染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主要与慢性贫血、营养不良及虫体消耗营养物质有关。严重者可出现侏儒症,骨骼发育延迟,第二性征出现较晚。
肝内门静脉分支纤维化导致血流受阻,形成门静脉高压。临床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等表现。晚期可能发展为肝肺综合征或肝性脑病,需监测血氨水平和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量补充铁剂改善贫血状态。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限制钠盐摄入控制腹水。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门静脉压力。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及腹部超声,监测病情进展。出现呕血、意识障碍等急症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