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跳过慢的几个引发原因细说

心跳过慢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退行性变,导致起搏频率降低。常见于老年人群,表现为持续性心率低于60次/分,严重时可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心血管药物可能抑制心脏传导系统。药物过量或个体敏感性差异会导致心率显著下降,通常伴有血压波动。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药物后多可缓解,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血钾水平异常升高会抑制心肌细胞电活动,血镁异常也会影响心脏传导。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或利尿剂使用不当,可能伴随肌无力、心律失常。需通过血液检测确诊,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可纠正。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多见于年轻女性或焦虑人群。表现为间歇性心率下降,常在夜间或休息时加重,可能伴出汗、恶心。可通过倾斜试验诊断,加强体能锻炼有助于改善。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窦房结或传导系统功能障碍。中老年患者突发心率下降可能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多伴随胸痛、呼吸困难。需紧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血运重建治疗。
日常应注意监测静息心率,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心脏代偿能力。饮食需保证钾、镁摄入均衡,多食用香蕉、深绿色蔬菜。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戒烟限酒。出现晕厥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