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慢的危害有哪些

关键词: #心跳
关键词: #心跳
心跳慢可能引发乏力、头晕甚至晕厥,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心跳慢在医学上称为心动过缓,通常指静息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异常、传导阻滞、药物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等因素引起。
生理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心脏泵血效率较高,静息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但无不适症状,通常无须干预。病理性心动过缓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如持续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眼前发黑,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因心输出量不足导致胸闷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可能合并心力衰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率可低至20-40次/分,随时可能发生阿斯综合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伴抽搐,需立即心肺复苏。
老年患者出现渐进性心动过缓伴记忆力减退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而青少年发病者应排查心肌炎后遗症。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发药物性心动过缓,调整剂量后可缓解。先天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可能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动过缓则需临时起搏支持。
建议定期监测静息心率与运动后心率恢复情况,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晕厥。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辅酶Q10的深海鱼、坚果,限制高脂饮食减轻心脏负荷。出现不明原因乏力或晕厥需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病因后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或起搏器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