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症状主要有早期下肢沉重感、进展期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性改变、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静脉性溃疡。
早期表现为久站或行走后小腿酸胀乏力,午后加重,抬高患肢可缓解。这与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静脉高压有关,可通过穿戴医用弹力袜、避免长时间站立等保守措施改善。
随着病情进展,下肢浅表静脉会呈现蚯蚓状迂曲扩张,以小腿内侧为著。静脉壁因长期高压发生退行性变,可能伴随毛细血管扩张和网状静脉显露,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深静脉瓣膜功能。
病程超过5年者可出现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等营养障碍表现。由于红细胞外渗含铁血黄素沉积,皮肤呈现褐色斑块,局部常伴有瘙痒脱屑,需加强皮肤保湿护理。
曲张静脉易继发血栓形成,表现为条索状硬结伴红肿热痛。急性期需抗凝治疗预防血栓蔓延,慢性期可能反复发作导致静脉周围纤维化。
晚期在小腿下1/3内侧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基底为暗红色肉芽组织,边缘硬痂形成。这与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相关,需综合清创、压力治疗和必要时植皮手术。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下肢促进回流;睡眠时垫高下肢15-20厘米;选择低盐高纤维饮食控制体重;坚持穿戴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避免高温泡脚或局部使用刺激性药物。出现皮肤破溃、持续肿胀或突发剧痛需立即就医,防止发生深静脉血栓或感染性并发症。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监测病情进展,必要时考虑瓣膜修复术或静脉腔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