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和脑血栓的区别是什么

脑出血与脑血栓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脑出血主要由脑血管破裂导致,脑血栓则因脑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引起。
脑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导致血管壁损伤、脑血管畸形或外伤等因素,血管突然破裂后血液渗入脑组织。脑血栓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小板聚集或脂质沉积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
脑出血起病急骤,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伴随剧烈头痛和意识障碍。脑血栓发病相对缓慢,症状可能逐渐加重,从肢体麻木到偏瘫需数小时至数日。
CT检查中脑出血表现为高密度团块,边界清晰;脑血栓则显示为缺血区域低密度影,早期CT可能无明显异常,需MRI弥散加权成像确诊。
脑出血需紧急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脑血栓以溶栓治疗为主,发病4.5小时内可静脉注射阿替普酶,错过时间窗则需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脑出血死亡率较高,幸存者常遗留严重功能障碍。脑血栓预后相对较好,但复发风险显著,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
预防方面需针对性控制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应严格管理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脑血栓患者需调控血脂血糖,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两类患者康复期均需循序渐进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脑血栓患者可结合抗凝治疗监测凝血功能,脑出血患者需定期复查头部影像观察血肿吸收情况。饮食上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摄入,限制钠盐与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