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性胆囊炎会引起哪些症状

胆结石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及消化不良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与胆囊炎症程度、结石位置及并发症有关。
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剑突下,呈持续性胀痛或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常加重,可能与胆囊收缩时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总管有关。疼痛发作时患者常蜷曲身体以减轻不适。
约半数患者出现38℃左右发热,严重感染时可伴寒战。发热源于胆囊壁炎症反应释放的炎症介质,当合并细菌感染时体温可进一步升高。持续高热需警惕胆囊化脓、穿孔等并发症。
胆汁排出受阻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60%以上患者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症状反复发作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
当结石嵌顿在胆总管下端时,可出现梗阻性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尿色加深及陶土样便。黄疸程度与梗阻持续时间相关,需警惕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患者常见餐后腹胀、嗳气、脂肪泻等消化功能减退表现。长期胆汁排泄不畅影响脂肪消化吸收,部分患者对油炸食品耐受性显著下降。
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需严格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动物内脏、肥肉、奶油等食物。建议选择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胆汁排泄。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黄疸加深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