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与胆囊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慢性胆囊炎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右肩背部。疼痛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可能与胆囊收缩刺激炎症部位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胆囊区压痛或叩击痛。症状较轻时可通过低脂饮食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药物。
患者常出现餐后腹胀、嗳气、厌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与胆汁分泌不足或排出受阻有关。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囊炎症会影响其正常功能。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可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多酶片等助消化药物。
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刺激或胆囊收缩功能异常导致。症状较轻时可尝试清淡饮食,严重呕吐需就医排除胆道梗阻,医生可能开具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
当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低热或寒战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下,若出现高热需警惕胆囊化脓或穿孔。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多因炎症导致胆总管受压或合并胆总管结石所致。这种情况提示病情较重,需立即就医检查,可能需要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术治疗。
慢性胆囊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限制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若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也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