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及病因详述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病因可能与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确诊。
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是慢性胆囊炎的典型症状,疼痛多位于右肋缘下,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疼痛常因进食油腻食物诱发,与胆囊收缩排空胆汁功能受损有关。患者可能伴有胆囊区压痛,但无反跳痛。症状发作时可尝试热敷缓解,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急性发作。
多数患者会出现餐后上腹部饱胀感,尤其进食高脂食物后明显。这与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相关。长期腹胀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嗳气等症状。建议采用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间歇性恶心,严重时伴随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该症状与胆囊炎症刺激内脏神经,以及胆汁反流至胃部有关。发作时可尝试饮用姜茶缓解,频繁呕吐者需排除胆总管梗阻,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止吐。
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导致炎症。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胆绞痛、黄疸等症状。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壁增厚或结石影。对于症状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药物可选择熊去氧胆酸胶囊溶石治疗。
肠道细菌逆行感染是重要致病因素,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感染会导致胆囊黏膜糜烂、纤维化。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发热、血象升高等表现。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合并胆管炎者需静脉给药。
慢性胆囊炎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高胆固醇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建议选择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但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