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高密度结节是什么意思

双肺高密度结节通常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肺部局部密度增高影,可能由炎症、结核、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病因包括陈旧性病灶、肉芽肿性病变、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转移、尘肺等。
既往肺部感染或损伤愈合后形成的纤维化瘢痕,在CT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密度结节。此类结节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变化。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形成肉芽肿,影像学特征为圆形高密度影,可能伴随钙化。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痰培养等检查明确诊断。
肺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等良性占位病变可呈现边界光滑的结节影,增强扫描多无明显强化。确诊需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至肺部时,CT可见多发高密度结节,边缘多呈分叶状或毛刺样。需结合原发癌病史及PET-CT等进一步评估。
长期粉尘接触者肺部可形成弥漫性结节,二氧化硅等矿物粉尘沉积引发纤维化反应。典型表现为双肺多发高密度影伴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
发现双肺高密度结节应完善肿瘤标志物检查、增强CT或PET-CT等进一步鉴别。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注意空气质量防护,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饮食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腌制及烧烤食品。结节直径超过8毫米或短期增大需及时胸外科就诊,每6-12个月复查低剂量CT监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