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胆结石的因素有哪些呢

胆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汁成分异常、胆囊功能紊乱、饮食习惯、代谢因素及遗传易感性有关。
胆囊收缩功能减弱或胆管梗阻会导致胆汁滞留,胆固醇与胆色素过饱和析出形成结晶。长期禁食、妊娠激素变化或胆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均可诱发胆汁淤积,表现为餐后右上腹闷胀感。
高胆固醇饮食使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超出胆汁酸溶解能力,形成胆固醇型结石。肥胖、高脂血症患者胆汁胆固醇分泌量可增加40%,同时伴随胆汁酸合成减少。
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1.5公斤/周会动员脂肪组织释放胆固醇,胆汁饱和度骤增。减重手术患者胆结石发生率高达30%,可能与胆囊排空延迟及胆固醇过饱和有关。
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会分解结合胆红素形成黑色素结石,这类结石质地坚硬且X线不穿透。慢性胆管炎患者常合并胆管狭窄,胆汁引流不畅加剧结石形成。
ABCB4基因突变导致磷脂分泌不足,胆汁胆固醇溶解能力下降。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因慢性溶血使胆红素负荷增加,胆色素结石发生率较常人高6-8倍。
保持规律三餐可促进胆囊排空,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能结合肠道胆盐,橄榄油代替动物脂肪有助于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建议40岁以上女性、肥胖人群每年进行肝胆超声筛查,急性腹痛伴随黄疸需立即就医排除胆总管结石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