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治疗周期是多久

细菌性痢疾治疗周期一般为7-10天,实际时间受到病原体类型、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影响。
志贺菌属不同菌株对抗生素敏感性差异显著。福氏志贺菌感染通常需完整7天疗程,而宋内氏志贺菌感染可能5-7天即可控制。耐药菌株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
儿童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慢,需延长至10天疗程。老年患者因代谢减缓,抗生素使用周期需增加1-2天。婴幼儿出现脱水时需同步进行补液治疗。
HIV感染者或免疫抑制患者易发展为慢性痢疾,疗程需延长至14天。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时,需监测血糖变化调整治疗周期。
出现中毒性巨结肠或肠穿孔需手术干预,术后抗感染治疗延长至14-21天。溶血尿毒综合征患者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
不规范用药易导致病情反复,全程足量用药可缩短1-2天恢复期。治疗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及排便性状变化。
治疗期间建议采用低渣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稀饭、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可适量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恢复期避免进食生冷、油腻及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卫生。症状消失后仍需完成既定疗程,定期复查粪便常规以确认病原体清除。居家隔离期间需单独使用卫生间,粪便需用漂白粉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