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应该做些什么检查?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血液生化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每日早晚各测一次,记录血压变化趋势。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小时血压波动情况,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家庭自测血压时需保持安静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
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肾功能检查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反映肾脏功能状态。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常合并存在,需同时监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早期肾脏损害,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更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持续性蛋白尿提示高血压已造成肾脏损伤,需加强血压控制。尿液检查还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心电图能发现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心脏改变。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左心室肥厚,增加心力衰竭风险。心电图检查简便无创,可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心脏超声能准确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检查可发现早期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对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对于病程较长或控制不佳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
高血压患者除定期检查外,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超重者应控制体重,体质指数维持在18.5-23.9之间。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