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型脚气病的症状有哪些

糜烂型脚气病的症状主要有浸渍发白、皮肤糜烂、瘙痒疼痛、继发感染、异味散发。
足趾缝间皮肤长期潮湿后出现乳白色软烂,表皮松软易剥脱,常见于第三、四趾间。与局部汗液积聚、真菌分解角质蛋白有关,需保持干燥并使用抗真菌散剂。
浸渍部位表皮脱落形成鲜红色糜烂面,伴渗出液,触碰有灼痛感。可能与搔抓或摩擦导致皮肤屏障破坏有关,需避免穿紧窄鞋袜,局部涂抹抗真菌乳膏。
真菌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剧烈瘙痒,挠抓后疼痛加剧。夜间温度升高时症状明显,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
糜烂面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周围红肿热痛。严重时引发淋巴管炎或丹毒,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真菌混合细菌分解皮屑产生腐败气味,穿透性异味影响社交。与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硫化物有关,需每日用硼酸溶液浸泡杀菌。
日常需选择吸湿透气的棉质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或修脚工具。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1的糙米、燕麦等谷物,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并彻底擦干,趾缝处可用吹风机冷风档辅助干燥。若出现发热或下肢红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