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是什么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月经异常、高雄激素表现、卵巢多囊样改变,需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诊断依据主要有月经稀发或闭经、临床或生化高雄激素血症、超声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三项核心指标。
月经稀发指周期超过35天或每年少于8次月经;闭经为3个月以上无自发月经。此症状反映排卵功能障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之一。需结合性激素六项检查排除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
临床表现为痤疮、多毛(改良Ferriman-Gallwey评分≥4分)或雄激素性脱发。生化检测要求总睾酮或游离睾酮水平升高,但约30%患者仅表现为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升高。需注意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鉴别。
经阴道超声显示单侧或双侧卵巢卵泡数≥12个(直径2-9mm),或卵巢体积>10ml。需注意青春期女性及口服避孕药者可能出现生理性多囊样改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必须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疾病。典型病例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17-羟孕酮、皮质醇节律,必要时进行肾上腺CT或卵巢MRI检查。
符合三项标准中两项即可确诊。分为经典型(同时具备高雄和排卵障碍)、无高雄型(仅有排卵障碍和多囊卵巢)、无多囊卵巢型(高雄加排卵障碍但超声正常)三种亚型。
确诊后应长期管理代谢异常,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控制体重。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限制精制碳水摄入。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及子宫内膜厚度,育龄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