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贫血头晕怎么回事?

老年人贫血头晕可能由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干预、治疗原发病、输血支持、内镜止血等方式治疗。
长期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指甲脆薄,可通过血清铁蛋白检测确诊。治疗需口服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铁剂,同时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影响红细胞成熟。常见于萎缩性胃炎患者,伴随舌炎、肢体麻木。需肌注维生素B12或口服叶酸片,配合摄入鱼类、蛋类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
慢性感染、肿瘤或风湿性疾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持续低热、体重下降,需排查类风湿因子、肿瘤标志物等指标。重点控制原发疾病,必要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病态造血,多见于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者。血常规显示三系减少,骨髓穿刺可确诊。需根据分型选择免疫抑制剂或去甲基化药物治疗。
胃溃疡、结肠息肉等慢性失血引发贫血。常见黑便、呕血症状,胃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需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严重者需内镜下钛夹封闭或血管介入治疗。
老年贫血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瘦肉50-75克、绿叶蔬菜300克,适量食用红枣、樱桃等补铁水果。避免浓茶影响铁吸收,餐后1小时再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建议每周监测血压、心率,若出现意识模糊或胸闷需立即就医。长期贫血者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冬季注意四肢保暖以改善末梢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