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造成矮小症的原因是什么

儿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13次浏览

关键词: #矮小症

矮小症可能由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父母身高对子女身高影响显著,家族性矮小约占矮小症患者的60%-80%。基因缺陷如特纳综合征、努南综合征等可直接导致生长障碍。这类患者通常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但终身高预测值偏低。

2、营养不良:

婴幼儿期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会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分泌,导致生长迟缓。缺锌会影响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缺铁性贫血会降低组织携氧能力。长期钙维生素D缺乏可能引发佝偻病样改变。

3、慢性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因组织缺氧影响代谢,炎症性肠病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慢性肾病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和肾性骨病。这些疾病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反复感染、发育里程碑延迟等症状。

4、内分泌异常: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年生长速度不足4厘米,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延迟骨龄并降低基础代谢率。性早熟可能导致骨骺提前闭合,皮质醇增多症会抑制胶原蛋白合成。

5、心理社会因素:

情感剥夺性矮小与下丘脑-垂体轴功能抑制有关,虐待或忽视环境会使儿童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这类患儿脱离不良环境后可能出现追赶性生长。

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每周进行3次以上跳跃类运动,夜间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需达10-13小时。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图,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三百分位或年增长不足5厘米,建议至儿科内分泌专科评估骨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检查。孕期注意补充叶酸和铁剂,避免接触致畸物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