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正骨、拔罐刮痧、功能锻炼五种方式。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由肝肾不足、气滞血瘀、风寒湿邪、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引起。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肝肾亏虚型常用独活寄生汤,气滞血瘀型选用身痛逐瘀汤,风寒湿痹型采用羌活胜湿汤。中药可通过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作用缓解症状。需注意药物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
选取肾俞、大肠俞、环跳等穴位,配合电针或温针灸刺激。针灸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缓解疼痛麻木。急性期每日治疗1次,慢性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采用滚法、按法、扳法等手法松解腰背肌肉痉挛,配合腰椎牵引调整小关节紊乱。推拿可解除神经压迫,但需避免暴力手法,椎管狭窄者慎用旋转复位法。
在膀胱经走罐或阿是穴留罐,配合刮拭督脉及华佗夹脊穴。通过负压吸引促进局部代谢,消除炎性物质堆积。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急性期后逐步进行飞燕式、拱桥式等腰背肌训练,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锻炼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度前屈及旋转动作。
日常需注意睡硬板床并保持腰部保暖,避免久坐久站及提重物。饮食宜多食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少食生冷辛辣。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2-3天,慢性期可进行游泳、倒走等低冲击运动。若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