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泌尿外科编辑 医颗葡萄
11次浏览

关键词: #肾炎 #肾病

小儿肾炎性肾病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尿量减少。该病临床特征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密切相关,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

1、水肿:

水肿是小儿肾炎性肾病最显著的表现,多从眼睑和面部开始,晨起时尤为明显,逐渐发展至下肢及全身。水肿呈凹陷性,按压后可见明显压痕。水肿程度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体腔积液表现。

2、蛋白尿:

患儿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每公斤体重50毫克。蛋白尿导致尿液表面出现细小泡沫且不易消散。长期大量蛋白尿可造成肾小球滤过膜持续损伤。

3、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常低于30克/升。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肝脏代偿性合成白蛋白能力不足所致。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加重水肿形成,同时影响药物代谢和免疫功能。

4、高脂血症:

患儿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这与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有关。高脂血症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长期未控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5、尿量减少: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尿量减少,但通常不伴有明显的肾功能损害。尿量变化与水肿程度相关,严重水肿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暂时性降低。需监测尿量变化以防急性肾功能损伤。

小儿肾炎性肾病患儿日常需注意控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避免腌制食品。蛋白质摄入宜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按每公斤体重1.2-1.5克供给。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水肿加重。定期监测体重、尿量变化,记录水肿消长情况。注意皮肤护理,预防水肿部位皮肤破损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尿常规、血生化等指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