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做什么检查可以诊断出来

慢性白血病可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活检、细胞遗传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
血常规是筛查慢性白血病的基础检查项目,典型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部分患者伴有血红蛋白降低或血小板减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可见淋巴细胞绝对值持续增多。血涂片检查还能发现幼稚细胞等异常形态学改变。
骨髓检查能直接观察造血组织病变情况,是确诊金标准。通过骨髓涂片可评估各类细胞比例及形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见粒细胞系明显增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表现为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骨髓活检还能判断骨髓纤维化等继发改变。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检测特征性遗传学异常,约9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费城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伴有13q缺失、11q缺失等染色体畸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能提高异常染色体检出率。
聚合酶链反应等分子检测技术可识别特定基因突变,BCR-ABL融合基因定量检测不仅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确诊,还能监测治疗效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检测TP53、NOTCH1等基因突变情况,这些突变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腹部超声或CT可评估脾脏肿大程度,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常见巨脾表现。胸片能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PET-CT有助于鉴别淋巴瘤转化。影像学检查更多用于评估疾病累及范围和治疗后随访。
确诊慢性白血病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破裂,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及时就医。心理上需正视疾病,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