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与肋间神经痛的区别

心绞痛与肋间神经痛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疼痛特征、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及治疗方式五个方面。
心绞痛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属于心血管疾病;肋间神经痛则是肋间神经受到压迫或炎症刺激所致,属于周围神经病变。前者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等病理改变相关,后者常见于胸椎退变、带状疱疹或外伤。
心绞痛多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及下颌放射,持续2-15分钟;肋间神经痛表现为沿肋骨走向的刺痛或烧灼感,持续时间较长且体位变动可能加重。前者疼痛具有发作性,后者多为持续性。
心绞痛常伴冷汗、呼吸困难及濒死感,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肋间神经痛多伴局部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或过敏。前者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后者通常无全身症状。
心绞痛多由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肋间神经痛常因咳嗽、深呼吸或特定体位触发,镇痛药物效果更显著。寒冷刺激对两者均有诱发作用,但机制不同。
心绞痛需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肌供血,严重者需冠脉介入治疗;肋间神经痛以营养神经药物、局部封闭为主,物理治疗可辅助缓解症状。前者需长期管理心血管风险,后者重点在于消除神经压迫因素。
日常需注意区分两种疼痛的特征差异,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服药,若持续不缓解需急诊处理;肋间神经痛患者可尝试热敷或轻柔按摩缓解,但需避免剧烈胸廓运动。建议心绞痛患者低脂饮食并控制血压血糖,肋间神经痛患者需保持良好坐姿防止胸椎劳损。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和神经检查有助于早期鉴别,任何不明原因胸痛均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