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检查是否是口腔癌

口腔癌可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风险因素评估等方式确诊。
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口腔黏膜颜色变化、溃疡形态及质地,检查是否存在白斑、红斑等癌前病变特征,同时评估颈部淋巴结肿大情况。典型口腔癌病灶多呈现边缘隆起、基底硬结的菜花样溃疡。
采用CT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及范围,判断是否累及颌骨或周围组织。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病灶血供情况,PET-CT可辅助检测远处转移灶,为分期诊断提供依据。
通过切取或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金标准。活检可明确细胞异型性程度、分化类型及浸润深度,鳞状细胞癌约占口腔癌的90%,腺样囊性癌等特殊类型需免疫组化鉴别。
检测血液中鳞状细胞癌抗原等指标辅助诊断,但特异性较低,更多用于疗效监测。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可提高早期筛查敏感性,异常升高时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长期吸烟饮酒、咀嚼槟榔者属高危人群,伴有HPV16型感染或口腔扁平苔藓病史时癌变风险显著增加。家族遗传因素及维生素A缺乏也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限酒并避免过烫饮食刺激黏膜。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口腔黏膜病筛查,发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或白斑应及时就医。适当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有助于维持黏膜健康,出现持续性口腔疼痛、张口困难或不明原因牙齿松动需立即进行专科检查。高危职业暴露者应加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砷、镍等致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