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脏病的危害有哪些

终末期肾脏病可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主要危害包括心血管并发症、电解质紊乱、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及神经系统病变。
长期肾功能衰竭导致水钠潴留和毒素蓄积,易诱发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包炎。尿毒症毒素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较常人高3-5倍。部分患者需通过血液透析清除中分子毒素改善症状。
肾脏调节能力丧失可引发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危急情况。血钾超过6.5mmol/L可能导致心脏骤停,需紧急降钾处理。钙磷代谢紊乱会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血管钙化。
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及铁代谢障碍导致血红蛋白持续低于100g/L,患者出现乏力、心悸等缺氧症状。临床常联合使用重组人促红素与静脉铁剂治疗,需监测铁蛋白水平避免铁过载。
活性维生素D合成障碍引发低钙高磷血症,长期可导致纤维性骨炎和骨质疏松。骨骼X线可见骨膜下吸收征象,严重者出现自发性骨折。需限制高磷饮食并使用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
尿毒症脑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震颤甚至昏迷,周围神经病变出现肢端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可能与毒素蓄积影响神经递质有关。充分透析可改善部分神经系统症状。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不超过30分钟。注意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3g。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瘙痒,避免使用含铝磷结合剂。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和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