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吸入性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治疗方法有抗生素治疗、氧疗、体位引流等。
咳嗽是吸入性肺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痰液。痰液可能呈现黄色、绿色或带血丝,这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咳嗽在夜间或平卧时可能加重,影响患者休息。
发热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体温可升至38℃以上,伴有寒战或出汗。发热程度与感染严重性相关,持续高热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部分老年患者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
呼吸困难通常在疾病中后期出现,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胸闷或喘息。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此时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患者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吸入性肺炎的主要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选择需根据痰培养结果确定,治疗周期通常为7-14天。使用期间需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中重度患者需进行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体位引流有助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预防吸入性肺炎需注意进食体位,老年人进食时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细嚼慢咽避免呛咳。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2次,餐后漱口。适当进行深呼吸锻炼和咳嗽训练,增强肺部功能。出现吞咽困难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误吸风险。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