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发现有卵巢囊肿怎么办

怀孕合并卵巢囊肿可通过定期监测、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卵巢囊肿可能由生理性黄体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等因素引起。
孕期发现的卵巢囊肿多数为生理性黄体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恶性特征时建议超声随访。每4-6周复查超声观察囊肿大小变化,监测是否出现扭转或破裂等并发症。生理性囊肿通常在妊娠中期自行消退。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病理性囊肿,在医生评估后可考虑使用黄体酮类药物抑制囊肿增长。禁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激素类药物,治疗期间需配合胎心监护。药物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多数情况下仅作为术前过渡措施。
当囊肿直径超过10厘米、存在恶性征象或发生急腹症时需考虑手术。妊娠16-20周是相对安全的手术窗口期,可选择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或开腹手术。手术可能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需由产科与妇科医师共同评估。
妊娠早期常见的生理性囊肿,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壁薄的无回声囊腔,多数在妊娠14周后自然吸收。需与异位妊娠黄体囊肿鉴别,后者可能伴随阴道流血和腹痛。
孕期发现的成熟性畸胎瘤易发生蒂扭转,建议在妊娠中期择期手术。未破裂的畸胎瘤可通过腹腔镜完整切除,术中需避免囊内容物污染腹腔。恶性畸胎瘤需根据病理类型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孕期发现卵巢囊肿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体位改变,每日摄入25克优质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适量食用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血供。出现持续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