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异常怀孕了会怎么样

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怀孕后可能增加流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风险,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妊娠管理。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妊娠期血液高凝或低凝状态。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胎盘血管栓塞可引发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低凝状态可能诱发自发性出血,增加胎盘早剥概率。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凝血功能波动,孕晚期纤维蛋白原升高可能掩盖部分凝血障碍。部分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孕妇可能出现关节或肌肉血肿,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需警惕复发性流产。
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时,妊娠可能危及母婴安全。血友病携带者胎儿若为男性有50%患病概率,分娩时易发生颅内出血;获得性凝血异常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能突发大出血。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流产率达50%以上,需孕前开始抗凝治疗。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导致新生儿严重出血性疾病。
凝血功能异常孕妇应定期检测D-二聚体、凝血四项及血小板计数,必要时进行血栓弹力图监测。饮食需保证维生素K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分娩前需备好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血液制品,选择有血液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医院待产。产后需继续监测出血倾向,哺乳期用药需评估抗凝药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