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损伤后的表现有哪些 视力下降警惕视神经损伤

视神经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异常、瞳孔反射异常及视盘改变。视神经损伤需警惕青光眼、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疾病。
视神经损伤最典型表现为突发或渐进性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致失明。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物模糊,随着损伤加重会出现视力急剧减退。常见于视神经炎患者,多伴有眼球转动痛。需通过视力表检查、视觉诱发电位等明确损伤程度。
损伤后常出现特征性视野改变,包括中心暗点、偏盲或管状视野。青光眼患者多表现为鼻侧阶梯状缺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则以下方视野缺损为主。视野检查可发现30%以上的神经纤维受损时才出现的异常。
患者常主诉颜色变淡或分辨困难,红绿色觉障碍尤为明显。这与视神经纤维中传导色觉的细小纤维易受损有关。使用假同色图检查可发现早期色觉异常,有助于鉴别视神经与视网膜病变。
表现为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光照患眼时双侧瞳孔收缩减弱。典型表现为摆动闪光试验阳性,是视神经损伤的特异性体征。需注意与动眼神经麻痹导致的瞳孔散大相鉴别。
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苍白或萎缩。急性期视神经炎多呈现视盘充血水肿,青光眼则表现为杯盘比扩大。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时,视盘呈蜡黄色改变,血管变细。
视神经损伤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减少高脂饮食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黄素。用眼时注意间断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可进行眼球转动训练和远近交替注视练习,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压波动。出现视力骤降、视野突然缺损等急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视力损害。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