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不治疗会形成肝硬化吗

脂肪肝长期不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脂肪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因素包括脂肪堆积持续加重、肝脏炎症反复发作、代谢异常未纠正、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以及遗传易感性影响。
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过度蓄积会导致肝细胞气球样变,持续超过5%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即诊断为脂肪肝。未及时干预时,脂肪滴融合形成大泡性脂肪变,压迫肝窦间隙影响肝脏微循环,持续5年以上可能启动肝星状细胞活化。
脂肪变性肝细胞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激活库普弗细胞导致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持续释放。每年发作3次以上肝炎活动会加速胶原沉积,10年内约15%患者会出现桥接纤维化。
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时,游离脂肪酸持续流入肝脏加重氧化应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升高1%,肝脏纤维化风险增加23%。同时存在的高血压会使肝窦内皮功能紊乱加速纤维化进程。
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酸化障碍导致肝细胞修复能力下降。伴随的高胰岛素血症会直接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临床数据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每增加1单位,肝硬化发生风险提升18%。
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突变携带者的肝脏脂肪分解能力下降40%,这类人群在同等代谢异常情况下,肝硬化发生时间可能提前8-10年。同时存在的TM6SF2基因变异会进一步加剧胆固醇代谢障碍。
脂肪肝患者应严格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在25千卡/公斤体重以内,优先选择深海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提升肝脏胰岛素敏感性,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不增加关节负担的运动方式。戒酒并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潜在损伤的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弹性检测和甲胎蛋白水平。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持在2.6毫摩尔/升以下。出现乏力加重、蜘蛛痣或肝掌等表现时应及时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纤维化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