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会发热吗 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出现低热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关节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关节畸形等。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关节外表现、疾病进展特征、实验室检查异常。
类风湿关节炎最突出的表现是持续性关节炎症,通常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典型表现为晨僵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关节肿胀压痛呈对称性分布,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天鹅颈样畸形、钮扣花样畸形等关节结构破坏。
约30%-50%患者在疾病活动期会出现低热症状,体温多在37.5℃-38℃之间,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这些症状与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发热程度通常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
疾病进展可能出现多种关节外损害,包括类风湿结节、间质性肺病、心包炎、巩膜炎等。类风湿结节多出现在关节伸侧或受压部位,质地坚硬无压痛;肺部受累可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眼部病变常引起眼红、视力模糊。
疾病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早期表现为间歇性关节肿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转为持续性。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在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关节侵蚀,10-20年后约8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
血液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这些指标不仅有助于诊断,也是评估疾病活动度的重要依据,抗体阳性患者往往关节破坏进展更快。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关节受凉和过度劳累。饮食建议选择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新鲜蔬果等抗炎食物,限制高糖高脂饮食。适度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急性期需减少负重活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骨密度,预防长期用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出现持续发热或关节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