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量少血块多怎么回事

月经期量少血块多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宫寒血瘀、子宫内膜损伤、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暖宫护理、激素治疗、手术修复、饮食调节等方式改善。
长期熬夜或精神压力会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脱落不全,经血滞留形成暗红色血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临床常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配合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辅助改善。
中医认为贪食生冷或久居寒湿环境会使胞宫受寒,血液凝滞成块,常伴有小腹冷痛、经血紫暗等症状。每日用艾叶泡脚,经前一周饮用红糖姜茶,中成药可选艾附暖宫丸或桂枝茯苓胶囊温经散寒。
多次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可能造成内膜基底层受损,脱落内膜碎片与血液混合形成不规则血块,往往伴随月经量明显减少。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认粘连程度,轻度者可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重度需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高雄激素水平抑制卵泡发育,导致无排卵性月经,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增生过厚,脱落时易出现大量膜样血块。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伴痤疮多毛,需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子宫内膜代谢,甲减患者常见月经稀发伴黏液性血块,甲亢则易致经期缩短量少。需检测TSH指标,甲减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甲亢采用甲巯咪唑治疗,同时增加海带、牡蛎等富硒食物摄入。
日常建议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可适量饮用藏红花茶促进血液循环,每周三次30分钟快走改善盆腔供血。血块持续三个月以上或伴有严重痛经时,需进行妇科超声及性激素六项检查。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睡前用掌心顺时针按摩关元穴(脐下三寸)100次,有助于改善宫寒症状。饮食可增加核桃、黑芝麻等温补食材,减少绿茶、螃蟹等寒凉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