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的表现有几种 中耳炎的这些禁忌要警惕

关键词: #中耳炎
关键词: #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部流脓、听力下降、耳痛、耳鸣及鼓膜穿孔五种症状。中耳炎患者需避免用力擤鼻、污水入耳、过度疲劳、烟酒刺激及擅自用药五大禁忌。
慢性中耳炎典型症状为反复耳道溢液,脓液可呈黄白色或带血丝,多因鼓室黏膜长期炎症导致分泌物积聚。急性发作时脓量增多伴异味,需通过耳内镜下清理脓液,并配合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
炎症持续损伤听小骨链及鼓膜,导致传导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对话时要求重复说话,严重者需借助助听器。听力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鼓室成形术可改善部分病例的听力功能。
急性加重期出现搏动性耳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多与脓液压迫及细菌毒素刺激有关。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警惕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约40%患者伴随低调耳鸣,类似嗡嗡声或流水声,源于中耳腔压力变化及内耳微循环障碍。耳鸣程度与炎症活动相关,控制感染后多数可缓解,顽固性耳鸣需排除合并感音神经性聋。
长期炎症导致鼓膜组织坏死形成永久性穿孔,穿孔边缘可见钙化斑,患者常主诉耳内漏风感。直径超过3毫米的穿孔需考虑鼓膜修补术,避免反复感染引发颅内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沐浴时可用防水耳塞阻挡污水;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减少黏膜刺激;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冬季注意耳部保暖,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购买含耳毒性成分的滴耳剂。建议每3-6个月进行耳内镜及纯音测听复查,出现眩晕、面瘫等颅神经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