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出现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泌尿外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8次浏览

关键词: #蛋白尿 #蛋白

小儿蛋白尿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泌尿系统感染、肾病综合征、遗传性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发热或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尿蛋白量通常小于1克/24小时。这类情况无需特殊治疗,消除诱因后复查尿常规即可恢复正常。需注意区分体位性蛋白尿,儿童平卧后蛋白尿消失是其特征。

2、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肾盂肾炎会引起炎症性蛋白尿,多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治疗需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达1500毫升以上,感染控制后蛋白尿多可缓解。

3、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克/24小时)、低蛋白血症及水肿。可能与免疫异常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有关。需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常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部分病例需联合免疫抑制剂。

4、遗传性肾病:

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可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多伴有血尿及听力异常。基因检测可确诊,目前以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为主,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5、过敏性紫癜肾炎:

紫癜皮疹后出现的蛋白尿多提示肾脏受累,病理表现为IgA沉积。轻症予抗组胺药治疗,严重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病程中需监测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及可能致敏的食物。

发现儿童蛋白尿应记录24小时尿蛋白定量,避免高盐饮食加重肾脏负担。推荐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每日蛋白质总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保持适度运动量但避免过度疲劳,建议选择游泳、散步等低冲击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及尿常规,注意观察眼睑及下肢水肿情况。急性期需限制水分摄入,恢复期保证每日尿量达1000毫升以上。若持续存在蛋白尿或伴随血尿、高血压等症状,需及时至儿科肾脏专科就诊完善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