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合并溃疡穿孔怎么治疗

消化性溃疡合并溃疡穿孔需立即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抑酸药物应用、穿孔修补手术、术后营养支持。
穿孔后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消化道内容物外漏。胃肠减压可降低腹腔感染风险,同时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该措施需持续至肠鸣音恢复,通常需配合静脉营养支持。
需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腹腔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需覆盖肠道常见菌群,疗程通常持续7-10天。治疗期间需监测感染指标,必要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抑酸治疗需持续4-8周,后期可改为口服制剂。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同步进行根除治疗。
对于较大穿孔或腹膜炎严重者需行急诊手术,常见术式包括单纯穿孔缝合术、大网膜覆盖修补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必要时需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等根治性手术。
术后早期需通过肠外营养维持机体需求,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恢复期应选择低纤维、低刺激食物,少食多餐。建议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消化性溃疡穿孔康复期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5-6餐少量进食,选择蒸煮炖等烹调方式。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保护胃黏膜的食物,避免浓茶咖啡。恢复后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但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长期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预防复发。出现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