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血肿形成、慢性疼痛、疝复发、尿潴留等。
术后切口感染多由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表现为切口红肿、疼痛加剧、渗液或发热。需及时就医进行伤口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是预防关键。
手术区域血管损伤或止血不彻底可能导致血肿。局部出现肿胀、淤青或硬结,较大血肿需穿刺抽吸或手术清除。术后加压包扎可降低发生风险,活动时避免过度用力。
约10%患者术后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的腹股沟区疼痛,可能与神经损伤、补片刺激或瘢痕粘连有关。轻度疼痛可通过物理治疗缓解,严重者需神经阻滞或手术松解。
补片移位、缝合技术缺陷或术后过早负重均可导致疝复发。表现为原手术区再次出现包块,站立时明显。复发疝通常需二次手术修补,术后3个月内需严格限制体力活动。
麻醉影响、前列腺增生或术后疼痛抑制排尿反射可能引发尿潴留。表现为膀胱胀满但无法自行排尿,需导尿处理。术前评估排尿功能,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预防。
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促进伤口愈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周后逐步恢复散步等低强度活动。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剧烈运动及增加腹压动作。注意观察切口变化,出现发热、持续疼痛或异常肿胀需及时复诊。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