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

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可能由手术创伤、假体松动、感染、异位骨化、软组织粘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手术翻修、抗感染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手术过程中对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切割牵拉会造成局部炎症反应,术后早期(1-3周)切口周围出现胀痛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冰敷减轻肿胀,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
假体与骨骼结合不牢固可能导致活动时隐痛,多发生在术后数月或数年,伴随关节松动感。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严重者需进行假体翻修手术。骨质疏松患者需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
术后切口或假体周围感染会引起持续剧痛,伴有红肿发热。需进行血液检查、关节液培养,确诊后需静脉使用抗生素,严重感染需清创或取出假体。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
软组织异常骨化可能压迫神经引发疼痛,常见于术后3-6个月。早期可通过放射治疗抑制骨化,成熟期骨化需手术切除。康复期间需避免过度按摩刺激。
术后缺乏锻炼导致肌肉粘连会引发活动受限性疼痛。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关节活动训练,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松解粘连组织。
术后需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睡眠时可在膝下垫枕保持髋关节轻度屈曲;避免盘腿、深蹲等危险动作;定期复查评估假体状态。如出现突发剧痛、发热或关节变形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