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鼻病毒腺病毒怎么治疗

肺炎鼻病毒腺病毒感染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免疫调节、并发症预防及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主要致病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及腺病毒,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针对腺病毒感染可选用西多福韦等核苷类似物,鼻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利巴韦林对部分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效,需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需严格监测肝肾功能。
发热超过38.5℃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咳嗽剧烈时可用右美沙芬镇咳。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但需注意反跳性充血。喘息症状需配合支气管扩张剂雾化治疗。
重症患者可考虑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尤为必要。干扰素雾化吸入对腺病毒肺炎可能有效。胸腺肽等免疫增强剂可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
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及时加用抗生素,常见继发感染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液体摄入,重症需静脉补液。采用半卧位改善通气,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2%以上,必要时采用无创通气支持。
恢复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不少于1.2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消化蛋白。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以改善肺功能。保持环境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外出佩戴口罩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逐步从散步过渡到有氧训练。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直至病灶完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