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腹泻严重会引发四个危害

小儿腹泻严重时可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和继发感染四个主要危害。这些危害可能由肠道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抗生素使用或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
腹泻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婴幼儿体液调节功能不完善更易出现脱水。轻度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重度脱水可能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甚至休克。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纠正,同时监测尿量和精神状态。
频繁腹泻会造成钠、钾、氯等电解质大量流失。低钾血症可导致肌无力、肠麻痹;低钠血症可能引发嗜睡或抽搐。严重电解质紊乱需在医院进行生化监测,通过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调整平衡。
长期腹泻影响营养吸收,特别是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患儿可能出现体重下降、生长迟缓,严重者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急性期需调整饮食结构,恢复期应逐步增加营养密度,必要时补充锌等微量元素。
腹泻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增加细菌移位风险。常见继发感染包括败血症、尿路感染和肺炎,尤其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预防需加强肛周护理,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进行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
对于腹泻患儿,建议维持母乳喂养或选择低乳糖配方奶,少量多餐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注意手卫生和餐具消毒,每次排便后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霜。观察大便性状、次数及伴随症状,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避免过早摄入高糖高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