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怎样的 了解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具体症状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和肠梗阻。症状严重程度与病变部位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腹痛是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黏膜层受累时疼痛较轻,肌层或浆膜层受累时疼痛剧烈。部分患者进食后疼痛加重,可能与胃肠蠕动刺激炎症部位有关。
约60%患者出现慢性腹泻,每日排便3-10次不等。粪便多呈稀水样,严重者可出现脂肪泻。腹泻机制包括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炎症介质刺激肠黏膜分泌增加。小肠广泛受累时可能引发乳糜泻样综合征。
胃窦部或近端小肠病变常导致胃排空障碍,表现为餐后饱胀、反复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胆汁性呕吐。儿童患者更易出现周期性呕吐,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刺激呕吐中枢有关。
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和进食后不适导致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半年内体重减轻可达原体重的10%-20%。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可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
肌层严重浸润时可导致肠壁增厚、蠕动异常,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便排气停止、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浆膜层受累可能引发腹水,腹水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具有诊断价值。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需注意饮食管理,避免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建议采用低脂、低纤维、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剂、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病情稳定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改善胃肠蠕动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腹痛发作。定期监测血常规、粪便常规及营养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