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和蛋白质过敏区别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39次浏览

关键词: #过敏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与蛋白质过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干预方式三个方面。乳糖不耐受属于消化系统酶缺乏,蛋白质过敏则是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1、发病机制:

乳糖不耐受由于小肠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乳糖导致渗透性腹泻。蛋白质过敏是免疫系统将乳蛋白误判为有害物质,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2、症状表现:

乳糖不耐受多在摄入乳制品后30分钟至2小时出现腹胀肠鸣、水样便。蛋白质过敏可立即出现荨麻疹呕吐甚至过敏性休克,婴幼儿常见湿疹和血便。

3、诊断方法:

乳糖不耐受可通过氢呼气试验或乳糖耐量试验确诊。蛋白质过敏需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食物激发试验确认。

4、饮食管理:

乳糖不耐受可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补充乳糖酶。蛋白质过敏需严格回避过敏原蛋白,牛奶蛋白过敏者需使用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5、预后差异:

乳糖不耐受症状随年龄增长可能减轻,少量多次摄入可提高耐受性。约80%牛奶蛋白过敏儿童3岁前可自然耐受,但部分可能持续至成年。

日常饮食中需注意区分两种状况,乳糖不耐受者可尝试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其乳糖含量较低。蛋白质过敏患者需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含乳清蛋白、酪蛋白的加工食品。建议定期进行营养评估,确保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运动方面建议保持适度活动量,但过敏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护理重点在于建立详细的饮食记录,便于医生准确判断过敏原或不耐受程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