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检查 检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三个方法揭晓

肾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41次浏览

关键词: #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三种方法确诊。血液检查可评估肾功能指标,尿液检查能发现肾脏损伤证据,影像学检查可观察肾脏结构变化。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评估肾功能最直接的方法,主要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泄,其水平升高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数值异常提示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医生还会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这是判断肾功能分期的金标准。血液检查还能发现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2、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检测。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尿蛋白定量能准确测量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尿液沉渣检查发现管型提示肾小管损伤。尿渗透压测定反映肾脏浓缩功能,尿钠检测有助于判断肾前性因素。

3、影像学检查:

肾脏超声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和结构。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会出现肾脏萎缩、皮质变薄。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肾脏病变,发现梗阻、结石等病因。放射性核素肾图可评估分肾功能,但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准确性下降。肾动脉造影适用于怀疑血管性病变的患者。

确诊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以优质蛋白为主。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适量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戒烟限酒,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