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机制是什么?

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机制主要涉及气道阻塞、肺弹性降低、胸廓活动受限、呼吸肌无力以及神经调节异常五个方面。
气道阻塞是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可分为上气道阻塞和下气道阻塞。上气道阻塞多见于喉头水肿、异物吸入等;下气道阻塞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气道阻塞导致气流受限,肺泡通气不足,进而影响气体交换。
肺组织弹性降低会减少肺的顺应性,使肺泡扩张受限。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可破坏肺泡结构,导致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弹性降低使肺泡通气效率下降,增加呼吸做功。
胸廓活动受限会直接影响肺的扩张能力。脊柱侧弯、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疾病可限制胸廓运动。胸廓活动度下降导致肺容积减少,通气功能受损。
呼吸肌无力会减弱呼吸动力。重症肌无力、膈神经麻痹等疾病可导致呼吸肌收缩乏力。呼吸肌无力使肺泡通气量不足,尤其在运动时表现更为明显。
呼吸中枢或外周神经调节异常会影响通气功能。脑干损伤、镇静药物过量等可抑制呼吸中枢;多发性神经炎等可干扰呼吸反射。神经调节异常导致呼吸节律和深度紊乱。
改善肺通气功能障碍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建议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以增强呼吸肌力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肺功能评估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