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做手术

心胸外科编辑 医点就懂
18次浏览

关键词: #儿童 #手术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可通过介入封堵术、外科结扎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选择主要取决于导管直径、患儿年龄及合并症情况。

1、介入封堵术:

经皮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将封堵器通过导管送至未闭动脉导管处释放。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导管直径小于10毫米的中小型缺损。术后需监测封堵器位置及残余分流情况,可能出现血管损伤、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

2、外科结扎术:

通过左侧开胸手术直接结扎或切断未闭的动脉导管。适用于导管直径过大、解剖异常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患儿。手术需全身麻醉,存在出血、感染、喉返神经损伤等风险,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24-48小时。

3、术前评估:

需完善心脏超声、胸部X线、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导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行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压力,重度肺动脉高压可能需分期手术。

4、术后护理:

介入术后卧床12小时避免穿刺点出血,外科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两种术式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天,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封堵效果。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5、长期随访:

术后1、3、6、12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封堵器位置及心功能恢复情况。介入封堵术后需关注有无溶血现象,外科术后需监测胸骨愈合状况。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术后饮食应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促进伤口愈合,适量补充含铁食物预防贫血。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屏气动作。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术后6个月内避免接种活疫苗。建立规律作息习惯,保证每日睡眠10-12小时有助于心脏功能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