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怎么回事 这四个原因会引起耳石症

耳石症可能由头部外伤、内耳供血不足、年龄增长、慢性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治疗。
头部受到撞击可能导致耳石脱落。耳石是内耳中微小的碳酸钙结晶,外伤可使其从正常位置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患者会出现短暂性眩晕,尤其在头部位置变化时明显。治疗需通过专业医生进行耳石复位手法,将脱落的耳石重新归位。
内耳动脉供血不足会影响耳石膜的稳定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患者除眩晕外可能伴有耳鸣或听力下降。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可用于辅助治疗,同时需控制基础疾病。
随着年龄增长,耳石膜逐渐退化变薄。50岁以上人群耳石症发病率显著增高。退化耳石容易碎裂脱落,引发位置性眩晕。前庭康复训练可帮助中老年患者重建平衡功能,日常需避免突然转头或弯腰动作。
长期中耳炎症可能波及内耳结构。炎症因子会破坏耳石与耳石膜的正常黏附,导致耳石异常脱落。患者除眩晕外常伴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需积极治疗中耳炎,待炎症控制后再行耳石复位治疗。
耳石症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有助于维持耳石稳定性。适度进行平衡训练如太极拳可增强前庭代偿能力。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侧卧再缓慢坐起。眩晕发作期间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