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0.15g是什么意思

肾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28次浏览

关键词: #尿蛋白 #蛋白

尿蛋白±0.15g表示尿液检测中蛋白质含量处于临界值,可能提示肾脏早期损伤或生理性波动。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发热或寒冷刺激可能导致暂时性尿蛋白轻度升高。这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复查尿常规并避免诱因。

2、体位性蛋白尿

青少年常见于长时间站立后出现蛋白尿,卧位时消失。与肾静脉受压有关,多数随年龄增长自愈,但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3、早期肾病

肾小球滤过膜轻微损伤时可能出现微量蛋白尿,可能伴随夜尿增多、眼睑浮肿。需完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检查,必要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控制。

4、高血压影响: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造成肾小动脉硬化,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患者常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需严格控压并监测尿蛋白变化。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病程超5年可能出现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初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典型伴随症状包括多饮多尿、视物模糊,需优化降糖方案并使用胰激肽原酶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发现尿蛋白异常应连续监测3次晨尿,避免月经期检测。日常需控制每日盐摄入量低于5克,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超声,出现水肿或泡沫尿增多需及时肾内科就诊。注意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滥用解热镇痛药等肾毒性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