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增高、血氨升高等。这些指标反映肝脏合成、代谢及解毒功能受损程度,临床常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3倍提示肝细胞广泛坏死,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有关,常伴随皮肤巩膜黄染。
凝血酶原时间超过对照4秒以上表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常见于急性肝衰竭,患者可能出现皮下瘀斑或消化道出血。
INR值超过1.5反映凝血功能障碍,多由肝硬化失代偿或肝衰竭导致,需警惕自发性出血风险。
动脉血氨超过100μg/dL提示肝性脑病风险,常见于门体分流或肝衰竭患者,可能伴随意识障碍或扑翼样震颤。
出现上述指标异常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