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胰腺炎到底多可怕

小孩急性胰腺炎属于需要紧急干预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在儿童中主要有轻度水肿型、重度坏死型两种类型,发病可能与胆道畸形、病毒感染、遗传代谢病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剧烈腹痛、持续呕吐、发热等症状。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或胰胆管合流异常可能诱发胰腺炎。这类患儿往往出现右上腹疼痛伴黄疸,血液检查可见胆红素升高。需通过腹部超声或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轻度病例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缓解,严重者需行胆道重建手术。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大便颜色变浅、皮肤黄染等胆道梗阻征兆。
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胰腺水肿。患儿多有前驱发热史,伴随腮腺肿胀或呼吸道症状,血淀粉酶升高但影像学改变较轻。治疗以补液镇痛为主,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等抗病毒药物。家长应确保患儿隔离休息,避免高脂饮食刺激胰腺分泌。
高脂蛋白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遗传病易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这类患儿多有家族史或发育迟缓表现,血液检查可见显著血脂异常或代谢性酸中毒。需长期服用苯扎贝特片等降脂药物,严格限制脂肪摄入。家长需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预防酮症酸中毒。
丙戊酸钠、左旋门冬酰胺酶等药物可能损伤胰腺细胞。患儿用药后出现突发腹痛伴淀粉酶升高时需立即停药,通过大量补液促进药物排泄,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抑制胰酶活化。家长应详细记录患儿用药史并向医生提供完整信息。
腹部撞击伤或内镜操作可能导致胰腺导管破裂。此类患儿外伤后腹痛进行性加重,CT可见胰腺周围积液。轻度损伤可通过禁食和肠外营养自愈,合并胰瘘时需行经皮引流术。家长需警惕自行车把手伤等常见儿童腹部外伤类型。
儿童急性胰腺炎护理需严格遵循医嘱禁食,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恢复期可适量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避免油炸食品和暴饮暴食。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血糖和钙离子水平,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变化。若患儿出现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表现,应立即送医处理可能发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