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维C+-是什么意思

泌尿外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08次浏览

关键词: #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中维生素C±表示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处于临界值,可能因近期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药物、尿液样本保存不当、检测误差等因素引起。维生素C检测结果异常可能干扰尿糖、尿隐血等项目的准确性。

1、饮食因素:

短时间内大量摄入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维生素C补充剂等,会导致尿液中维生素C浓度暂时性升高。检查前3天需避免高剂量维生素C摄入,成人每日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最高耐受量为2000毫克。

2、药物干扰:

服用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某些中药制剂等含维生素C成分的药物,可能使检测结果呈阳性。常见药物包括维生素C泡腾片、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部分感冒冲剂等,建议检查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暂停服用。

3、样本问题:

尿液样本放置时间过长或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维生素C氧化分解。理想情况下,尿液采集后应在1小时内送检,夏季高温环境需在30分钟内完成检测,避免使用金属容器盛放样本。

4、检测误差:

试纸法检测维生素C存在10%-15%的误差率,可能与尿比重、酸碱度等因素有关。当维生素C结果与其他项目矛盾时,建议择期复查晨尿,必要时采用更精准的色谱分析法进行确认。

5、代谢异常: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与维生素C代谢障碍有关,如慢性肾病、肠道吸收不良等疾病。这类患者常伴随牙龈出血、伤口愈合延迟等维生素C缺乏症状,需结合血清维生素C浓度检测综合判断。

发现尿维生素C异常时无需过度紧张,建议调整饮食后复查。日常保持均衡膳食,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200-350克水果即可满足维生素C需求。避免空腹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服用后适当多饮水促进排泄。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维生素C可能造成尿糖假阴性,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复查仍异常或伴随血尿、泡沫尿等症状时,需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和泌尿系统超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