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咯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哪些

咯血最常见病因包括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炎和肺栓塞五种疾病,按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列。
支气管扩张是咯血首要病因,因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导致血管破裂。患者多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病史,CT可见支气管囊柱状扩张。急性期需卧床止血,慢性期通过体位引流清除分泌物,严重者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肺结核咯血源于空洞壁血管侵蚀或钙化灶牵拉,常伴低热、盗汗等中毒症状。活动性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大咯血时采用垂体后叶素收缩血管,出现窒息征兆需紧急气管插管。
中央型肺癌易侵犯肺血管引发咯血,多见于长期吸烟者,CT可见分叶状肿块。早期手术切除是根治手段,晚期可采用放疗控制出血,靶向药物对特定基因突变有效。
肺炎链球菌或克雷伯杆菌感染可导致炎性肺组织坏死出血,多伴高热、铁锈色痰。根据病原学选用敏感抗生素,重症需氧疗支持,并发脓肿时需经皮引流。
肺梗死引发的咯血通常量少且伴胸痛、呼吸困难,D-二聚体升高和CT肺动脉造影可确诊。抗凝治疗是基础,高危患者需溶栓,下腔静脉滤器可预防复发栓塞。
预防咯血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肺炎链球菌疫苗和卡介苗可降低感染风险。急性期应患侧卧位防止血液流入健侧肺,稳定期可练习腹式呼吸改善肺功能。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铁食材如猪肝、菠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随访胸部影像学,支气管扩张患者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