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与强直性脊髓炎有什么区别

强直性脊柱炎与强直性脊髓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后者为脊髓损伤或炎症导致的病理改变,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髓炎则特指脊髓组织的炎症或损伤,属于神经系统病变。前者病变集中于中轴骨骼,后者直接影响脊髓传导功能。
强直性脊柱炎与遗传因素HLA-B27阳性高度相关,属于自身免疫异常;强直性脊髓炎多由病毒感染、外伤或脱髓鞘疾病引发。前者具有家族聚集性,后者常为获得性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表现为晨僵、腰背痛及脊柱活动受限;强直性脊髓炎则出现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等神经功能缺损。前者症状呈渐进性发展,后者可能急性起病。
强直性脊柱炎X线可见骶髂关节侵蚀和竹节样脊柱改变;强直性脊髓炎MRI显示脊髓水肿或异常信号。前者骨质变化具有特征性,后者需通过神经影像确诊。
强直性脊柱炎采用抗炎药物和生物制剂控制炎症;强直性脊髓炎需激素冲击或神经营养治疗。前者侧重关节功能保护,后者需紧急处理神经损伤。
日常管理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坚持脊柱伸展运动和姿势训练,避免长期保持固定体位,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强直性脊髓炎患者需预防褥疮和泌尿系统感染,康复期进行针对性肌力训练。两类疾病均需定期专科随访,强直性脊柱炎需监测心血管和眼部并发症,强直性脊髓炎要关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饮食上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吸烟等加重炎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