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感染属于传染病吗

副流感病毒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副流感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感染者分泌物、吸入含病毒气溶胶、接触被污染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等。
副流感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分为4种血清型,其中1型和3型易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破坏纤毛功能导致炎症反应,具有典型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学特征。
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直径大于5微米的飞沫可在1米内直接传播;直径小于5微米的气溶胶可悬浮较长时间,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黏膜也可造成传播。
全人群普遍易感,2岁以下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出现严重症状。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符合传染病流行特征。
1型病毒多秋季流行,3型病毒春季高发,具有明显季节性。病毒可在社区持续传播,每2-4年出现一次较大流行,符合传染病流行规律。
需按照乙类传染病管理标准采取防控措施,包括病例隔离、环境消毒、个人防护等。医疗机构对重症病例需进行传染病报告,暴发疫情时需启动应急预案。
预防副流感病毒感染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可疑病例后需用肥皂水洗手至少20秒,对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定期消毒。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婴幼儿及老年人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混合感染。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呼吸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