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怎么看病毒还是细菌感染

传染科编辑 医心科普
164次浏览

关键词: #病毒 #细菌

血常规检查主要通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初步判断病毒或细菌感染。鉴别依据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升高提示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变化辅助判断、C反应蛋白联合分析、降钙素原检测验证。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7.5×10⁹/L或比例超过75%时需警惕细菌感染。细菌侵入后会刺激骨髓释放大量中性粒细胞,其胞浆内溶酶体可吞噬细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等典型细菌感染常伴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严重感染时可出现核左移现象。

2、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比例超过40%或绝对值增高多见于病毒感染。EB病毒、流感病毒等会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但百日咳杆菌等特殊细菌感染也会导致淋巴细胞反应性增高,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3、单核细胞变化:

单核细胞比例超过10%可能提示特殊感染状态。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等胞内寄生菌感染时单核细胞代偿性增高;某些病毒感染恢复期也会出现单核细胞一过性升高。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早期可能出现单核细胞暂时增高现象。

4、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超过10mg/L更倾向细菌感染判断。细菌毒素刺激肝脏合成急性时相蛋白,其升高幅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但需注意手术后、创伤等非感染情况也会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需排除其他影响因素。

5、降钙素原检测:

降钙素原超过0.5ng/ml对细菌感染有较高特异性。全身性细菌感染时甲状腺外组织大量产生降钙素原,其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正相关。但局部感染可能不引起明显升高,需联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日常观察中需注意区分应激性血象变化与真实感染指标,发热初期12小时内血常规可能尚未出现特征性改变。反复发热或指标异常持续超过3天建议复查血常规并完善血清学检查,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嗜酸性粒细胞变化。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免疫球蛋白合成,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可支持免疫功能,避免剧烈运动期间频繁进行血常规检测以防应激性指标波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

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脂肪肝4大病因小心七情内伤 癫痫患者怎么才能合理饮食 揭示女性经期微妙的身体变化 脂肪肝和肝炎的区别是什么? 宫颈癌炎性癌瘤可以预防和治疗 脂肪肝患者吃什么食物好呢? 如何贴膏药治疗高血压? 多囊肾脏检查 眩晕是颈椎病的发作吗? 如何消除肚子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方法 为什么颈椎牵引能治疗颈椎病 引起青少年颈椎病的五个因素 颈部淋巴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错误的服装会导致儿童感冒和按摩 颈椎椎管狭窄如何治疗? 胃酸过多如何烹饪 预防宫颈癌的饮食是关键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调查 青少年癫痫患者有哪些食物是禁忌 宫颈癌的早期治疗 儿童感冒与登革热的区别 继发性癫痫护理需兼顾身心 治疗羊角风的常见方法 青春期女生胸部发育注意事项有哪些 了解宫颈癌确诊的四个常识 子宫异位症怎么造成的 女性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 孩子总是学了就忘是什么原因 莲子猪肚汤的功效作用是什么 灵芝的效果有哪些 儿童双黄连口服液的作用及功效 六味地黄丸和牛奶一起吃可以吗 吃六味地黄丸胃难受怎么办 小柴胡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乐孚亭的使用有什么禁忌呀 乐孚亭服用剂量如何控制?起始剂量多少为宜呢? 复傲坦有哪些作用 孕妇吃了有什么危害吗 丙戊酸镁缓释片用药禁忌是什么?